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,表现在许多方面,光靠几个“国学明星”到大讲堂忽悠,怕是起不了大作用的。 从前一个人去世,熟人朋友总是要送上一幅挽联,对逝者表示哀悼。如果去世的是位名人,送的人就会更多,挽联的作者还会暗中较劲,不仅比文辞,还要比书法,看谁的更好。若是伟人去世,那挽联挽诗就如潮奔涌,可以编上几本书的。 孙中山1925年3月逝世,据说在中央公园公祭时,各地送来的挽联近千。其中李大钊的一副214字长联颇引人瞩目,挽联高度概括了这位革命先行者一生,文字虽是文言,却接近白话,符合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革命精神: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,自明季迄于今兹,汉种孒遗,外邦通市,乃至太平崛起,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;先生挺生其间,砥柱于革命中流,启后承先,涤新淘旧,扬民族大义,决将再造乾坤;四十余年,殚心瘁力,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,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,要为人间留正气;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,由泰西以至日本,政治掠取,经济侵凌,甚至共管阴谋,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;吾党适丁此会,丧失我建国山斗,云凄海咽,地黯天愁,问继起何人,毅然重整旗鼓;亿兆有众,惟工与农,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,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,成厥大业慰英灵。 柳亚子的挽联短小精悍: 树弱小民族解放先声,列宁而还,公其健者; 与帝国主义奋斗救世,斯人已往,谁其嗣之。 1942年9月,一代报业宗师张季鸾病逝,国共两党、各界名人的挽联挽诗如雪片纷飞。蒋介石的挽联大处着眼: 天下慕正声,千秋不朽; 崇朝嗟永诀,四海同悲。 周恩来、邓颖超的文采不遑多让,他们的挽联注重情感细节: 忠于所事,不屈不挠,三十年笔墨生涯,树立起报人风范; 病已及身,忽轻忽重,四五月杖鞋矢次,消磨了国士精神。 奇怪的是,这些年挽联似乎在中国绝迹了。人走了,不管是多大的领导,甚或是文化官员,一律是“沉痛哀悼某某某同志”,刻板得让人窒息。不要说精彩异呈的挽联挽诗,连遗像旁边的花圈也一模一样,挂在花圈上的挽带,也是用电脑打印的,规格相同、字体相同,不同的只是署名。当然也有少数例外,比如前不久同天仙逝的任继愈、季羡林二老,灵堂外有所在单位送的挽联,不过精彩度与逝者的身份还是颇有距离。 我常常奇怪,不是说弘扬传统文化吗?为什么不在这些很容易推动的领域使把劲呢?
上一篇:自挽联一则 |
下一篇:挽联的作法 |